
【控訴片】台女自費宿霧遊學 反映宿舍問題遭毆 | 即時新聞 | 20170506 | 蘋果日報
桃園市一名胡小姐(25歲)今年2月想出國遊學學好英語,透過杜威遊學中心桃園辦公室,找到菲律賓宿霧由韓國人經營的Welts語文中心,參加兩個月的學習課程,没想到因為多次反應宿舍問題與台籍經理起紛爭,進而
Source: 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70506/1111646/
我想這個新聞最近算是鬧的沸沸揚揚的, 在菲律賓同業圈子裡面引發滿大的討論. 其中一個討論是這位經理是誰, 另外一個討論當然就是誰對誰錯. 不過許多的猜測跟聽說都是猜測跟聽說啦, 事實是如何, 我想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了. 不過確實這個新聞的爆發, 對於菲律賓遊學又多了一個讓人覺得不安心的點.
文中有提到-“到了宿霧看到原本簡介中的一些美輪美奐設施都圍上圍籬正在施工,這就算了,住進宿舍後,房間的浴室淋浴的水忽冷忽熱,換房後門鎖又是壞的,後來其他同學房間也有問題”. Jason自己對於歐美遊學的狀況還有菲律賓遊學的狀況都熟悉, 我們客觀的來說, 其實各個語言學校的設施或是住宿環境, 都會遇到東西需要維修的狀況, 不過確實, 菲律賓在基礎建設的部分, 畢竟不及歐美國家進步(雖然很多歐美國家的教室或是住宿也都非常有歷史感, 那就是一樣的狀況, 常常修), 所以在代辦菲律賓遊學的這幾年, 聽到學生反應設備狀況的事情確實比較多.
再來是反映問題的部分, 文中有說”台籍經理Andrew拖了一兩個禮拜都沒處理,她們受不了直接向校方反應,Andrew可能有受到壓力不高興,責怪她為什麼「越級」報告”. 我想, 這是菲律賓遊學很特殊的一個現象, 彷彿學生們都要看到學校有會說中文的經理才會覺得安心, 然後所有生活中的大小事都是要找這位講中文的經理, 而不去直接聯繫負責的人員. 其實我相信, 不管在菲律賓或是歐美國家, 都會有專責的人負責某些事情, 找負責的人反應, 這樣才會最直接迅速的處理問題, 而且也讓自己有多練習說英文的機會(告訴你, 吵架是練習英文最快的方式, 腎上腺素激增的時候, 你都不知道為什麼說英文特別溜)
過去Jason也遇過, 學生住宿的房間暖氣壞了, 學生去通知學校但是遲遲沒有來修. 最後是透過我跟語言中心反應後, 學校才趕緊派人來處理. 所以這種反應了, 沒有人立刻處理的情形, 確實各地都會發生. 但是Jason還是呼籲要理性的溝通, 在合理的範圍內當然要爭取自己的權益, 但是逾越規定的特殊權利, 再大聲都不會變得有理. 或許在菲律賓, 韓國人所經營的學校, 同為亞洲人, 同樣的是情理法,會把情放在前面來處理事情給予方便. 但是這樣的處理方式, 或許大聲爭取的同學獲得優惠了, 但是這卻是變相的對其他學生不公平. 有的時候, 我們覺得老外做事情怎麼這麼死板, 一點變通都不會, 但這正是他們遵守規定的高道德標準, 法理情, 先講規定再講合不合理最後才說情面. (偷偷跟你們說, 這就是Jason為什麼幫學生跟老外爭取權益時, 總是可以順利成功的三段式論述法)
當然, 我們今天不講老外是不是比較守法的這種道德命題. Jason想說的是, 同樣是解決學英文的這個問題, 韓國人辦的學校跟外國人辦的學校, 在思路上的差異.
如果各位同學有機會認識韓國朋友, 可以問看看在他們社會中, 對於年紀還有社會地位的長幼狀況, 是不是會強烈的影響他們接不接受某些意見?年紀小的要聽年紀大的, 地位低的要聽地位高的. 所以在韓國人所辦的學校, 如果韓國校長觀念重, 學校還是韓國人多, 校長又沒有積極的去瞭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那確實很容易發生反應事情了, 上面覺得不需要處理就不處理了. 或是在學習之外的一些事情, 學校並不重視, 因為韓國校長認為, 學生來這邊就是要每天8小時以上專心唸書, 其他吃的用的玩的根本不應該要求. 當然, 這狀況隨著去菲律賓的日本韓國學生越來越多後, 已經漸漸的不復存在.
至於歐美國家的語言學校, 一開始的設定, 就是要讓國際學生在生活中還有跟老師同學的互動中去習慣去使用英文. 所以學校環境通常會設定的比較舒適, 而且因為歐美國家本身基礎建設就已經比較好, 所以很自然的就可以在學校跟學校周遭有很好的生活環境. 所以我常常跟學生說, 去歐美就是在生活中學英文, 生活會推著你去學, 要去麥當勞點餐要說英文吧, 要去超市買東西要說英文吧. 所以歐美的語言學校通常下午3點半就下課, 然後學生就是出去外面體驗生活, 去大膽的訓練自己說英文. 因此, 外國人開的語言學校, 通常不會強調很長的上課時數, 或是下了課不准離開學校, 只能關在學校裡面.
所以不管是要去菲律賓遊學或是歐美國家遊學, 除了瞭解課程瞭解價格之外, 更應該要瞭解的是, 自己想要的學習內容或是需求, 是不是我們要去的國家或是語言學校可以提供給我們的. 這也是Jason一直以來在諮詢學生時所強調的”適性化”的建議方式. 在不瞭解你的個性你的需要的狀況下, 我是沒有辦法給你好的建議的. 或是你以為自己需要A但是其實你心裡真正想要的是B, 這樣也會造成推薦你去的學校不符合你的期望.
說個小故事吧, 過去Jason諮詢過一位女同學, 非常的時髦穿的用的都很有時尚感, 長的也很漂亮, 亮麗的外型估計要當明星都不問題. 但是當她來詢問語言學校時, 因為被建議了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 就是鄉下地方華人少, 所以可以專心學英文. 因此, 當她來諮詢的時候, 我反覆的跟她確認, “妳不是要去大城市吼?確定是要去鳥不生蛋的鄉下地方, 很鄉下喔”. 她很肯定說對!然後當然就是去了呀, 畢竟都這麼肯定的跟我說了. 結果, 當然可想而知, 去了第一個月就很不適應, 就嚷嚷著好無聊好無聊, 要回家要回家, 什麼地方都不對勁. 最後, 幫她轉去了在波士頓的語言學校, 然後就如魚得水, 很開心的唸完了後面5個月的課程.
所以常常有學生問說, 有沒有最好的語言學校, 或是語言學校的校長或是代表問, 覺得最好的學校是哪一間?我一概的回應都是, 適合學生的就是那位學生心中最好的學校. 對Jason來說, 沒有那間最好哪間最壞(不好的其實Jason也就直接跳過了), 只有適不適合. 青菜豆腐各有所好, 不是嗎?
所以囉, 最後我也不知道到底今天要做什麼樣的結論, “選你所愛愛你所選”(是在填學校志願嗎?). 總之, 瞭解自己的偏好跟需求, 瞭解自己選擇的地區與學校是不是能提供達到自己標準的服務, 出發後就敞開心胸, 一些小事情不要過份計較, 記得自己當時出發的初衷是什麼, 專注在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上, 而不是被周遭的事物所分心了, 最後學也沒學好玩也沒玩到!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