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Jason說: 出國留學並不意味著一出去就不會再回來, 我很喜歡Christine所引用的那段話, 出國留學是可以給自己一個不同的角度來看事情. 東方跟西方的教育方式, 沒有哪一種比較好, 只有適合與不適合的分別. Jason遇過學生在台灣怎麼學就是成績不好, 但是到了美國卻如魚得水, 還當上臺灣學生會的會長, 非常活躍. 確實, 美國的學校環境有非常多的活動, 我也很鼓勵各位同學多多去參與, 因為這些生活經驗絕對與獲得知識學位同等重要. 所以, Jason 總是會在同學們出國前先幫同學做好心理建設, 除了學習外, 多多的參加一些活動, 因為有一天驀然回首, 或許你會發現, 支持你開創自己的事業或是在工作上繼續下去的基礎, 不見得是你取得的那一紙文憑, 而很有可能是在海外的這些生活經驗和眼界,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google map再先進也不及你親身站在某個地點的感受來的強烈. 而或許也正是這些海外的生活經驗與眼界, 讓你跳脫與同儕間的龜兔賽跑, 成為人生勝利組!
蓋琳預備高中學生Christine的憑藉自己的感悟寫下了Study Abroad一文, 獲得了伊力諾伊州寫作大賽榮譽獎。
為什麼要離開?因為這樣可以享受回歸,因為當你重新回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你會看到新的東西和色彩,會受到新的審視。當你回到走出的起點,和從沒有離開過的你有著天地之別。——Terry Pratchett
當我們決定要不要出國留學時,不少人說他們願意留在國內,因為這裡有家人和朋友。但我決定要出國留學,有一天我再回來的時候我能帶著不一樣的視角。出國留學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看清不同的國家、文化、教育系統,包括高中生活的區別。
來美國,最大原因就是能夠深入理解美國文化。我記得去年,我的神學老師告訴我們,如果你只了解一種文化,那你不會懂文化。就拿我在美國的傳統節日體驗來說吧。萬聖節是我在美國過的第一個傳統節日,之前我只知道萬聖節是一個玩南瓜的日子。不過後來我發現萬聖節也不僅僅是一個鬼怪的節日,在萬聖節,人們會用彩燈裝扮自己的家,孩子們會穿著各種好玩的衣服玩「不給糖就搗蛋」的遊戲,在我們學校里,還有近賢日,每個學生一個基督教的聖人,來效仿他們崇高的精神。
還有感恩節,感恩節就像中國的中秋節,大家都和家人在一起,吃一頓大餐,就是團聚。然後是聖誕節,就是現在大家都忙著準備的節日。聖誕節就和中國的春節一樣,到了年底,每個人都要回家和家人團聚。來到美國讀書,春節的時候我就沒有機會回家和家人團聚了,不過去年,學校為我們中國學生組織了春節活動。和在家過年一樣,我們掛紅燈籠,做小紅包,貼窗花,吃飯的時候看春晚。
蓋琳是我在美國不想家的原因,這裏老師對我們都像家人,學校成為了第二個家,我誠心感謝他們。
回想我在美國和中國的中學生活,最大的區別是學校的校規。中國的學校里,到處都是規矩,對學生的限制很多,學生也沒有什麼自由。比如,在中國的學校里,學生每天都要穿統一的校服,作業一律手寫,課堂上不準交談。但到了美國之後,讓我記憶作深刻的活動返校節,在一整周的時間里,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題,蓋琳有一個傳統就是睡衣日,這一天每個學生老師都要穿著睡衣來學校,瘋狂但很有趣。我還去了返校節舞會,這是中國學校里沒有的活動。中國的學校認為,學習是學生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像返校舞會這樣的娛樂活動,等長大了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但我並不這麼認為,這樣的活動吧我們和這個社會連接在一起,給我們更多的機會和朋友老師交流。
除了活動,中美之間的教育體系也有著巨大的差別。比如說,在中國,我們不像美國一樣經常使用在線學習系統。老師都會把布置的作業寫在黑板上,學生抄下來,然後回家完成。每個教室里通常有超過40個學生,老師也不能注意到每一個學生。同樣的,我們也不實行走班制,學生做在同樣的位置上,等著不同的老師來教授不同的科目。在我來到美國之後,我發現所有的事物都變得不一樣了,課堂上是用電腦的,作業是可以用電腦打的,要比手寫容易百倍。
來到美國學習讓我體驗到很多中美之間的差異。留學教會了我很多,我相信將來當我回到中國,我會帶著不同的視角,一種以不同文化融合為基礎的視角,一種更全面的視角。
詳全文 美高留學生Christine獲獎文章:我的留學生活-生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0829/18448245.html